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贵阳建筑劳务企业“用工荒”透析:需加强劳务管理

来源网址:http://cdsycs.com/

“有些劳务企业难以承担培育建筑业产业工人的重担和责任,如果这样下去,十年之后,贵阳建筑业的一线作业人员将会后继无人,后果不堪设想。”日前,在中国建筑业协会主办,中建协建筑企业经营和劳务管理分会、临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建筑劳务管理经验交流暨建筑劳务洽谈会上,相关专家表示了这样的担忧。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副巡视员陈付、建筑市场监管司施工监管处处长逄宗展、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涛、山东省建筑管理工程局局长宋瑞乾、临沂市副市长边锋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李蓬、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企业经营和劳务管理分会秘书长邢作国主持了会议。

与会代表不仅交流了建筑企业劳务用工管理、劳务作业人员培训、建筑劳务基地建设、建筑劳务企业创新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也指出目前建筑劳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劳务管理责任不落实、企业用工行为不规范、劳务人员质量安全意识和职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一系列问题。

忽视劳务层管理

据了解,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建筑业学习鲁布革经验,推行项目法施工,实行管理层与劳务层分离。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具有资质的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发展到3.4万余家,从业劳务人员超过4000万人。

逄宗展在会上表示:“建筑业取得的进步与成绩,劳务人员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和支撑作用,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建筑劳务管理确实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年我们比较注重企业管理层,但是对于劳务层的管理应该说抓得不够,当前一线施工作业人员仍旧以农民工为主体。”

陈付也表示,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多达4400万,其中农民工大约占80%,但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比例还不高,高技能人才更是严重匮乏。加快建筑业发展,最关键的是要大力提升一线生产操作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和安全教育水平,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对企业而言,核心仍然是人的问题,是合格技术工人、技能人才的问题。只有掌握了生产力最活跃的要素,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企业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一荣俱荣。我们要从建筑行业发展的整体看待劳务管理,来设计和调整政策制度。”陈付说。

劳务企业“空壳化”

逄宗展介绍,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企业经营和劳务管理分会、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开展《建筑业劳务用工方式研究》和《加强建筑业劳务管理的政策研究》课题显示,一线劳务工人年龄普遍偏大,技术工人匮乏,据课题组对江苏、河北、河南、安徽、四川等省份在京劳务企业调查,当前建筑农民工年龄大部分在40-50岁,甚至有近60岁的,而“80”后非常少,“90”后几乎没有,招工难现象逐年严重。

不仅如此,劳务企业“空壳化”现象也很突出,企业用工行为并不规范。逄宗展说,许多劳务企业只是管理层人员相对稳定,劳务层基本为包工头形式的作业队、短期合同用工、派遣工等临时性务工人员,尤其是包工头形式的劳务用工方式一直存在,造成了建筑劳务市场的无序竞争,出现了一批有资质、无队伍、有企业、无管理的劳务企业,管理责任无法有效落实,导致违法分包、挂靠、恶意讨薪行为屡屡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隐患依然存在。

在逄宗展看来,多数农民工是在找不到其他合适工作岗位的情况下进入建筑行业的,丢了镰刀拿起瓦刀,没有必备的从业常识和职业技能培训,安全质量意识淡薄。同时由于劳务人员的流动性大,大部分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不愿意承担对劳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多数劳务企业也没有实力对劳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存在安全事故隐患。

需提高劳务工人的技术门槛

因此,与会专家指出,加强建筑劳务管理,不仅与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行业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解决目前建筑劳务用工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逄宗展建议,要以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为目标,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为主线,以提高施工企业的实际施工能力和工程质量水平为重点,以资质管理为抓手,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建筑用工方式,推行劳务用工实名制管理,落实企业责任,保障劳务人员合法权益,加强监管和政策扶持等措施,构建起有利于形成建筑产业骨干工人队伍的长效机制。

陈付也指出,要从行业发展的整体大局看待劳务管理,充分发挥施工现场农民工业余学校以及中等职业院校在农民工培训中的作用,深化校企合作,大力培养合格生产操作人员,逐步建立一支稳定的建筑骨干产业工人队伍。

“要发挥好农民工业余学校作用的关键,是通过各种办法,把政府、企业、农民工自身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政府管理部门角度看,我们主要是搞好顶层设计,从政策制定、资质管理等方面入手,同时,通过推行先培训后上岗、依据技能水平等级确定薪酬档次等做法,提高一线操作工人的技术技能门槛。”陈付说。